|
30岁以上的财务人,没有这张证书的我们不招浏览数:115次
工作原因,小编经常接触一些财务管理者,林哥就是其中一位。他今年33岁,在会计主管岗位上已经做了4年。
上周他应聘了几家公司的财务经理但都没有收到offer,被拒理由是缺乏战略高度,在财务增值方面知识欠缺,沟通协调能力不足。
让他越来越焦虑的是,年龄到了最尴尬的时候,职位却一直不上不下,能力也没什么增长;在现单位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,想跳槽却屡受打击。
焦虑的,又岂止林哥一个?30多岁职业发展早已停滞不前的不在少数,可是,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全怪他们:
首先,大多单位都是重业务轻财务,很多业务开展的不规范,财务工作经常不被重视,背锅、受冤枉气,更别说财务增值。
其次,整天没完没了的会议,正常工作只能加班做。每到月初月末季末年底忙成狗,想考证都没精力。
还有,到了这个年龄段在家要对老人孩子负责,在公司要对上对下负责,老板还总是不满意,业务部门更不配合,压力实在太大!
其实,他们也想学习提升,可是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......
一句话概括就是,工作不受重视,忙累没时间学习,想提升但不知从哪里努力。
小编非常理解这种无奈,但更残酷的现实是——行业竞争如此激烈,如果你没高学历、没背景、没过硬技能、没高含金量证书,年龄又到了30多岁,有更有能力的年轻人来竞争时,企业凭什么录用你?
所以小编想说,越是忙累,处于“夹心层”的财务主管、经理们就越要提前进行知识储备,考下一本高含金量证书傍身,让自己变得更值钱,升职或跳槽才能游刃有余!
而目前来说,非常适合30岁+财务人学习,科目少取证快,含金量超高的证书就是——CMA,火爆财务圈的管理会计证书!
CMA诞生于1972年,是针对管理会计领域的全球专业认证,通行180个国家,与CFA、AICPA并称为财会领域的三大认证,素有Mini-MBA之称。
软技能+硬技能,帮财务人打造核心竞争力
你会发现,财务岗位越往上走,就越需要具备管理、战略、沟通、领导力等方面的软硬技能,也就是系统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。
而CMA囊括预算预测、内部控制、成本分析、风险管理、绩效管理、投融资决策等企业经营全过程所需要的管理会计知识,帮财务人从软硬技能方面搭建一个系统的能力框架。
这也是财务人职业晋升的必经之路。
人才稀缺,500强企业高薪争抢
财务会计严重饱和,而企业真正急需的管理会计却有着300万人才缺口。
目前,央企、国企、500强企业争抢CMA人才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出诱人薪资,并明确表示CMA持证者优先!
根据IMA全球薪资调查报告显示,持有CMA证书的人比未持证者薪资福利高出67%!(CMA全球平均薪资15.5万美元)
CMA受到相关机构大力推崇 CMA自2009年一进入中国就被列入“行业急需紧缺人才”。
相关机构向各大央企和国企下发了《关于举办注册管理会计师(CMA)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通知》,号召CMA内训;
《会计改革与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中提出,到2020年要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、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。
只考两科,一年考三次,最快4个月就能取证
CMA只考两科,一年考3次,少则4个月,多则一年就能顺利取证,非常适合时间精力稀缺的上班族。
比起其他证书动辄三四年的考试周期,CMA证书实用性强,国家认可,企业急需且考试周期短,还有比这性价比更高的吗?
现在企业招聘要求越来越高,年龄大≠工资高,尤其是处于“夹心层”的会计主管或经理们,如果一直停滞不前,早晚会被后来者淘汰。
逼自己考下CMA,才能尽快打造财务职场的金饭碗!
|